三人荒野_第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节 (第4/4页)

黄油搅成细致顺滑的泥,做一次能放在地窖里保存好几天,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可以重新加热当主食,或者加上别的食材和水煮成不同口味的浓汤,今天妮妮在汤里加了松鸡肉做的肉松,晒干的蘑菇磨成的粉,汤格外香浓。她还做过一次加了烟熏鱼肉和辣椒丝的浓汤,味道也很不错。
  0079照例吹起彩虹屁,又说,“我今天摘了好多松菌,等会儿给竹兔吃了,我们明天或者后天就有新鲜蔬菜了。”蘑菇放在地窖里也能保存很久。
  妮妮问了他在哪儿发现的松菌,挺高兴的,“下次我们一起去,直接连着蘑菇窝搬回来,它们不是长在松针和腐烂的松枝上吗?我们也创造一个类似的阴暗的小屋子,不就可以种植蘑菇了?”她突然兴奋了,“哇,要是成功了,我们就从‘狩猎采集文明’进步到‘农耕文明’了!”
  齐盛微笑,“听起来很有道理。”
  厨房烧着铁皮炉,阳光从玻璃窗照进来,三个人吃着美味的异星食物,又商量起怎么打造妮妮的小水房。
  齐盛说了他的想法,“我原先是想,在石头上凿几个深孔,木板钻孔,用长木锥钉进去,敲平顶部,底座就和石头固定在一起了。但是你提出用鱼胶石子抹平石头之后,我又想,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在底座上钉上小柱子,鱼胶和石子的混合物——或者该叫它混凝土?用混凝土直接做成凹槽,不就是榫卯结构么?”
  大家思考一会儿,0079有点遗憾,“可惜没有火山灰,不然我们就能做出真正的混凝土了。”
  妮妮叹了口气,又振奋起来,“等我们闲下来了,我好好修一修无人机,我们让它升空,就能看到更远的地方了。”打开新地图后没准还能发现什么新秘密呢。她始终对那两个死在地下洞穴的人感到好奇,经过昨晚的一场虚惊后,大家又想起了那两个人。
  吃完午饭,大家又忙碌起来。
  先商量了一会儿小水房的底座如何才能更加稳定,又讨论了怎么让没有火山灰的混凝土更牢固。
  齐盛按照两块石头之间的距离画了一个类似悬吊桥基座的设计,是两道几个相连的x形结构,要做得大小刚刚好,利用石头间倾斜的角度,把基座放上,用木槌敲下去,像楔子一样卡在两块巨石之间,再放上水房底座木板后,就万无一失了。
  至于混凝土,也没别的法子,先用竹条扎一个骨架分别放在两个石头上,然后呢,混合好沙子、黏土、小石子和鱼胶之后,把这混合泥浆浇筑上去,再插上裹着树叶的木锥盖上木模,等它凝固成形后拔掉木锥,混凝土上就留下了几个深孔,盖上木板底座后,木锥穿过木板上的孔,插在混凝土中,这底座就很稳了。为了让混凝土更加结实,妮妮还用树皮和藤条编了稀松的网,贴在未干的表面。
  这工程有很多繁琐的步骤,还要等混凝土干透才能放上底座,又过了两三天,那两块大石头之间才终于多了一块大木板。
  这个期间三个人也没有一丁点时间能空闲下来,赶紧把大水房建起来。
  现在大家的建房经验很丰富了,水房的外墙很快建好了。这一次,选用的材料是竹子。
  竹子比起木板更不易腐烂,而且更容易搭建。此外,三人都觉得,在流水上有一座翠绿的竹亭子似的小房子,会与周围的景致更和谐。
  妮妮建水景大别墅的经验又派上用场了。他们上次运回来的竹子还有很多,选取粗细相仿的,穿孔,做成竹墙,整片运到木台上。
  这个建造过程倒是很顺利,但难题是,怎么用竹子做窗子框啊?用木框吧,又会不大协调。齐盛想了个取巧的办法,依旧用木头做框,上面贴一层竹片。
  在溪流上搭建一个小房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步骤——怎么取水,只靠这座小屋遮风避雪,能使小屋下的流水不被冰冻么?需不需要加盖引水的设施?
  经过多次讨论,在电脑上画了几个方案推敲,大家决定在屋子靠近上游的那一侧的地板上开一个直径五十厘米的洞,又选取大竹子劈开,用竹片和粗绳箍成一个刚好可以放进这个洞的大管子——到了这一步,他们才发现,啊哟,管子没法从屋子下面塞进洞里。
  这是个工程进度设计上的大纰漏。
  工程负责人齐盛下水,把河底的石头搬运腾挪了一番,这才终于把管子安好了。管子在水房里还完美地高出屋子地板三十厘米。
  说是管子,其实竹片之间是有缝隙的,是软管,每隔四五十厘米,管子里面有一根竹圈撑着,不然竹管到了水中,被水流一冲就会瘪下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