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此人非死不可 (第2/2页)
都要丢下了,那么多的绸缎蚕丝,那么多的金银财宝,那么多的美女,那么多的战车战马,话说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家底可就都没了啊! 而且自己能够带出去的人马也不会很多,到了吴州那边还不得瞧人家的眼色?自己这些年来可没少顶撞鄂崇禹,鄂崇禹又是一个很记仇的小心眼,自己现在又丢了肃州,那他鄂崇禹能放过自己? 话说历融风愁的头发都白了,还一日三惊的担心周瑜的大军随时开过来攻城,到时候只怕连走都走不了!现在的历融风,就是热锅上的蚂蚁。 周瑜却一点也不着急了,现在主动权都在他的手里握着呢,历融风就是一只瓮中之鳖,爬也爬不到哪里去了。自己在红山城驻扎休整,一来可以让三军得到充分的休息,补充给养。二来还可以给历融风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让他摸不清自己的意图,呵呵,呆着不动就能吓他一个半死! 另外周瑜其实也给历融风留下了一个余地,或者说一条出路。那就是等着历融风主动的过来投降。如果他肯投降,周瑜可能省下不少的事儿呢。 因为历融风如果投降了,那么肃州境内其他的几座城市也不必再派兵去攻击了,肯定全都归顺了嘛!这样三军就不必车马劳顿,而是可以得到最充分的休息,养精蓄锐的准备去攻打吴州了。 至于历融风,完全可以不杀他,安置他的方法也很多。或者带他回朝歌,封他一个侯爵,赏赐他一个大宅子,让他安度余生。 或者是在中原地区给他一块封地,让他做一个没有兵权的诸侯,只要他安安分分的,也可以很富裕的过完下半生了。 这么做不是说殷商有多么的心慈手软,而是为了收买人心。大家看到连历融风都有这么好的结局,那么今后肯投降的人就越来越多嘛。 可是连着等了十来天,这个历融风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周瑜就有点不耐烦了。难道还得我派个使臣去点醒你历融风一下子?你身为一方诸侯连这点眼力价都没有啊? 于是去找大王殷商,跟他禀告了自己的打算。 殷商听了却只是一笑:“公瑾啊,历融风这个人脑袋后面有反骨,他是绝不会甘心投降于我的,就算他肯投降,那也是权宜之计,今后还是要造反的。与其如此,我倒宁愿他不降!“ 殷商在第一次见到历融风的时候就开启了识人之术,早就将他看的透透的了!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留,留下就是个祸害! 再说他在肃州做了几十年的诸侯了,故旧遍布全州。如果不杀了他,这些人心中就始终会留下一点对他的念想,肯定不会死心塌地的归顺自己。 所以这个历融风非死不可! 周瑜道:“大王既然如此说,那我不等他了,这就联系霍去病的骑兵部队,给他来个里外夹击,一举拿下虎方城,活捉这个历融风,将他明正典刑!”